一千七百万的“入场券”,北交所这新股是盛宴还是剩宴?
北交所又有新货上架了,手机行情软件的推送叮咚一响,就像街角新开了一家网红面包店,总会让人下意识地多看两眼。这次的主角叫“志高机械”,名字听着挺硬核,干的是实在活儿。公告上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:8月5号,开门迎客,启动打新,发行价17.41元一股。看到这儿,一切都还是资本市场那熟悉的配方,熟悉的味道,心里那点儿沉寂已久的打新小火苗,似乎又有那么一丝丝要复燃的意思。毕竟,谁没做过“一签赚十万”的美梦呢?
然而,当你的目光继续往下扫,看到那个“顶格申购”所需的金额时,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。1776.34万元。对,你没看错,我也没多打一个零。一千七百七十六万,还带个三千四的零头。我默默地把手机计算器打开又关上,再算一遍都感觉是给自己添堵。这个数字,就像一盆带着冰碴子的冷水,从头顶浇到脚底,瞬间扑灭了那刚刚燃起的丁点儿火苗。这已经不是面包店开业了,这是告诉你,想进这家店闻闻味儿,得先买下旁边那栋楼。一时间,市场的喧嚣似乎都安静了,只剩下这个庞大的数字在脑海里回荡,带着一丝荒诞和一丝疏离感。这究竟是为谁准备的盛宴?还是说,这本身就是一张筛选资格的考卷,而我们绝大多数人,连提笔的资格都没有。
这1776万,到底是个什么概念?它不是让你在账户里证明你有这些资产,而是要你真金白银地把这笔钱在指定的时间里缴存进去,冻结在那里,等着那个堪比彩票中奖的概率降临。这就像一场豪赌,你把全部家当都推上了牌桌,屏息以待荷官发牌,结果可能只是为了赢回几枚筹码。我们来算一笔最简单的账,一千七百多万,就算你不是拆借来的,没有那高昂的融资利息,就单纯地把它放在银行做一个最最保守的短期理财,哪怕按年化2%的收益率来算,一天的利息也小一千块了吧?打新这几天资金被占用,这机会成本实实在在地摆在这里。
更让人觉得哭笑不得的是,投入如此巨大的“兵力”,最终能换来什么战果?根据过往北交所打新的经验,即便你顶格申购,最后幸运女神眷顾,让你中了签,到手的可能也就是那么几百股。几百股,乘以17.41元的发行价,总价值不过万把块钱。你调动了一支千万级别的重装甲集团军,付出了不菲的“粮草”先行成本,一路过关斩将,最后就为了占领一个可能只值几万块钱的小山头?这笔买卖的投入产出比,稍微理性一点的人都会在心里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。更何况,这还没考虑万一上市破发的风险。在如今这个市场环境下,“打新不败”的神话早已褪色,A股主板尚且时有破发,流动性相对较弱的北交所,这种不确定性就更大了。
这道算术题做到这里,答案已经不言而喻。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“打还是不打”的选择题,而变成了一个关于市场情绪和信心的风向标。曾几何时,打新是A股股民们津津乐道的“免费彩票”,是股市里为数不多的确定性福利。但随着市场生态的演变,特别是板块分化加剧,这种“躺赢”的时代悄然落幕了。北交所的设立,本意是为“专精特新”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,是好事。但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,高昂的资金门槛、不确定的中签率和收益预期,再加上相对欠缺的流动性,让参与的热情变得越来越低。
于是,志高机械这次的打新,就像投入湖面的一块石头,在专业机构和极少数资金巨鳄那里或许能激起一些涟漪,但对于广大的普通投资者来说,连听个响都觉得费劲。我们这些在市场里摸爬滚打了多年的“老韭菜”,已经学会了用脚投票。感觉就像是,你一次又一次地被邀请去参加一个看起来很高端的派对,但每次去都发现,不仅门票贵得离谱,里面的酒水还得自费,最关键的是,好不好玩全凭运气。去得多了,自然就没了兴趣。反正很久没在北交所打新了,也懒得去凑这个热闹。市场里永远不缺机会,但缺的是值得我们用真金白银和宝贵精力去博弈的好机会。
所以,当那条推送消息静静地躺在手机里,我的心情毫无波澜,甚至有点想笑。这更像是一场属于极少数人的资本游戏,我们大多数人,不过是站在游戏场外,远远看一眼的围观群众罢了。这热闹,不看也罢。那么,问题来了,面对这张价值1776万的“船票”,你觉得它最终是能驶向财富自由的诺亚方舟,还是开往冰山的泰坦尼克号呢?或许,只有真正上了船的人才能给出答案。只是,你,还愿意去买这张票吗?
晟红网-云南配资公司-股票配资链接-重庆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