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图片
作者 :儒风君
常听人说:生命需要滋养,能量需要流动。
整天待在家里,人就像见不着阳光的植物,渐渐失去生命力。
走出去,才是改命的最好方式。
01出门,是对身体的滋养
古语有云: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。
人的身体就像一部精密的仪器,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。
久居室内,人会因此变得呆滞和懒散。
经常出门运动,才是最好的养生。
1995年,44岁的王石被诊断出腰椎有血管瘤。
医生称可能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,否则有瘫痪风险。
但他没有向命运屈服,而是决定挑战自我,将攀登珠峰作为目标。
为了实现这个愿望,他先后来到湖南张家界、北京怀柔登山基地接受体能训练和攀冰训练。
最终在52岁那年第一次登上珠峰,成为当时国内年龄最大的登顶者。
随着登山经历的刷新,王石的身体状况也逐渐得到了改善。
原本被疾病困扰的他,不仅身体素质大幅提高,精神状态也焕然一新。
一副健康的身体,是我们好好生活的底气。
当你开始走出家门开始运动,健康也会一路相随。
图片
02出门,是对情绪的改善
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,就需要自我调节。
出门,就是改善情绪的最佳方式。
苏敏56岁之前,每天上班、下班,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。
她忙于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,养大了女儿、带大了孙辈。
曾因婚姻的冷暴力陷入抑郁情绪,却没有走出家门的勇气。
2020年,她独自驾车出发,开启为期三年的长途旅行。
在云南的苍山洱海,她第一次感受到“风是自由的,空气是清甜的”。
在西北大漠,黄沙漫卷让她哭着喊出积压多年的委屈。
在海南的椰林沙滩,她学会了与自己对话,不再依赖他人的认可。
旅行的过程中,她通过抖音分享见闻,收获699万点赞。
她坦言:“以前连情绪都控制不了,现在能平静面对波动。
旅行让我知道,人生不是只有一种活法。”
这段旅程不仅治愈了她的情绪,更改变了她的人生。
当情绪进入死胡同时,不妨打开家门,出去走走。
沿途收获的好心情,很多不快也随之消散。
03出门,是对眼界的提升
俗话说:读万卷书,不如行万里路。
闭门读书,只能学到书本上有限的知识。
走出家门见过世面,眼界与格局才会越发宽阔。
1920年,林长民出访欧洲考察民情,特意带上了16岁的女儿林徽因。
出发前夕,他写信告诉女儿: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,第一要汝多观览诸国事物增长见识;第二要汝扩大眼光,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。
带着父亲的期许,林徽因踏上了为期一年半的欧洲之旅。
父女二人同行,先后游历了法国、英国、瑞士、德国、意大利等国。
在伦敦,林徽因租住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附近。
她被哥特式尖塔的精巧结构,巴洛克建筑的华丽装饰深深吸引,由此立下了学习建筑的志向。
婚后,林徽因与梁思成一同考察全国190余个县市,测绘2738处古建筑。
8年时间里,他们走过中国15个省、200多个县,终于编撰出巨著《中国建筑史》。
一个人如果不出去走走,就会以为眼前的生活就是全世界。
见识过更广阔的天地,才能活出不一样的精彩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晟红网-云南配资公司-股票配资链接-重庆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