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1年春天的一个下午,北京的天空骤然乌云密布,一场滂沱大雨突然倾泻而下,西安门大街上的人们纷纷四散而逃,急忙寻找避雨的地方。街头的行人一时陷入慌乱,有的人赶紧用手挡住头顶,有的人甚至直接找到了最近的屋檐。就在这时,在逃离雨水的行人中,有一个穿着新式军服的身影显得尤为引人注目,他的姿态自信,步伐从容,那正是华北军区军械处副科长程子平。
当程子平站在人群中,享受着周围人们或羡慕或敬重的目光时,突然,一个匆忙赶来避雨的人与他不小心撞了个满怀。两人四目相对,眼中不仅充满了惊讶,还夹杂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。程子平定了定神,才认出眼前的人,竟是曾经的旧识。两人寒暄几句,简单交换了各自的近况后,似乎都因某种不言而喻的原因各自离开,各自心中充满了隐秘的忧虑。
展开剩余82%然而,几天后,北京公安局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,内容震惊了所有人。信中称,在北京市区有一名可疑男子,他可能是敌方特工,潜入北京企图窃取情报。公安局接到举报后,立刻展开行动,迅速在傍晚时分逮捕了一名来自河南的中年男子,名叫刘其昌,正是那位与程子平在雨中相遇的人。
面对突如其来的拘捕,刘其昌并没有抗拒,反而主动交代了自己的身份——他曾是国民党沈阳保密局的成员,来北京的目的是为刺探我方情报。不过,由于逮捕得及时,他未能收获任何有价值的情报。接下来的审讯中,刘其昌并未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,但他却一语惊人,提出了一个重磅指控:“杨靖宇将军是被人害死的,而且害死他的人现在还在北京当官。”
杨靖宇将军的死一直被人认为是他为了不落入敌手而选择自杀,英勇殉国。而刘其昌却透露,杨将军是被内部叛徒害死的,这一消息让审讯员感到震惊。一位曾是杨靖宇旧部的审讯员对这个说法心生疑虑,便问:“你有什么证据?” 刘其昌则大胆地指认,害死杨靖宇将军的人,正是程子平——一个如今在北京当官、备受尊敬的军官。
档案显示,刘其昌具体描述了程子平的身份,程子平原名程斌,吉林伊通人,曾经在东北抗联中有过一段英雄岁月。刘其昌不仅记得程子平的外貌特征,还描述了他从抗联时期到投敌后的种种行径,甚至透露了程斌在日本占领东北时期如何当上日伪的走狗,亲手指挥围剿杨靖宇部队的惨剧。程斌的叛变,使得杨靖宇将军的部队失去了重要的物资储备,甚至导致了杨靖宇的牺牲。
刘其昌的供述引起了北京市公安局的高度重视,经过进一步调查,发现程子平的背景确实与刘其昌的描述相符。1951年4月28日,程斌在他所居住的地方——北京市东总布统胡同的住处被逮捕,程斌的身份终于曝光,原来他竟是杨靖宇将军身边最亲密的战友,曾为其立下赫赫战功的程斌,如今却成了害死杨靖宇的幕后黑手。
程斌的出生地吉林伊通县,家境优渥。因为家庭背景的关系,他早年接受了良好的教育,并顺利完成了中学学业,这在当时是少数的高学历人才。1931年,九一八事变爆发后,程斌投身抗日救国运动,加入了抗日义勇军,最终来到杨靖宇将军麾下。凭借着良好的文化背景和军事才能,程斌迅速获得了杨靖宇的重用,甚至成为了杨靖宇的得力助手。程斌的机智和勇气,在东北抗联中赢得了极高的评价。
1936年,程斌指挥的抗联第一师在摩天岭战役中大获全胜,这一胜利极大振奋了抗联士气,也让杨靖宇对他更加信任。程斌与杨靖宇的关系极为密切,两人情同手足,战场上几乎无所不知,心有灵犀。然而,令人难以想象的是,正是这个曾与杨靖宇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,却在短短两年后背叛了杨靖宇,将他推入了绝境。
1942年6月29日,程斌率领的115名叛徒投敌,而在逃亡途中,他还枪杀了坚决反抗投降的政委李刺苏。程斌背叛了杨靖宇,不仅出卖了抗联的机密,还将东北抗联的储备物资交给了日伪军。程斌的背叛,令杨靖宇部陷入了困境,尽管杨靖宇屡次反击,但由于程斌的悉心指引,杨靖宇部多次被击败。
程斌的叛变,令人痛心。曾经与杨靖宇共同打拼的亲密战友,因敌人威胁,选择了背叛。在抗联战士眼中,杨靖宇和程斌是东北抗联的双雄,日军视他们为心腹大患。正因如此,日军才会精心策划逐个击破这两位战士。程斌的母亲和兄长被日军特务抓走,这一事件使程斌产生了动摇,最终决定投降。
投敌后的程斌并没有心生悔意,相反,他迅速与日军合作,甚至亲自带队攻破多个抗联据点。程斌的叛变不仅让无数战友丧命,还导致了大量宝贵的抗联资源的丧失。日本投降后,程斌继续投靠国民党,在解放战争中不断给解放军制造麻烦。直到1951年,程斌最终被判死刑,5月12日,程斌与刘其昌一起被执行了枪决,终于为自己的背叛付出了代价。
程斌的叛变,让人痛心,也让人愤怒。曾经的英雄,最终却成为了背叛者,正义的制裁终将降临。
发布于:天津市晟红网-云南配资公司-股票配资链接-重庆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